由台南新芽和胖地共同舉辦的「通用設計松」即日起開始報名至11月17日止,本活動熱情邀請想要以社會設計解決問題的朋友們組隊報名。
近年來黑客松(hackathon)活動盛行,所謂黑客松就是結合程式設計師(hacker)與馬拉松(marathon)兩個字,以程式設計師在短時間內共同密集工作以解決問題的活動,但我們更代入了社會設計的概念,開創出「通用設計松」的活動形式,讓我們一起來挑戰臺南友善城市的可能性!
繼續閱讀 “通用設計松"
台灣社會正面臨少子化、高齡化的趨勢,不僅造成人口結構變化,更牽動產業結構如何轉型。台南新芽作為在地團體,討論醫療與長照議題時在意的是,市府的相關政策是否符合民間的需要?中央推動的醫療分級政策是否能拉近城鄉之間的醫療差距?而當我們想到長照時,不該只停留在失能之後的照護,更應包含如何促進老人健康,而應如何透過通用設計來改善社區環境以因應長照需求? 繼續閱讀 “2018在地醫療與長照論壇暨通用設計松說明會"
自1989年10月起台灣開始引進外籍勞工,29年來在我們生活的周圍都能看到這群異鄉人的身影。值得注意的是在2014年移工人口數首度超越本地原住民總人數。這樣的數據也許能嗅出些許端倪,台灣在高齡少子化的社會架構下,使得外籍移工與基層的勞動工作也越發緊密,而長照人力也高度仰賴外籍看護。 繼續閱讀 “2018在地醫療與長照系列講座|第四季:在地實踐【長照與移工:外籍移工的職業健康風險】"
今年台南新芽與成大STM中心共同合作,推出「2018在地醫療與長照系列講座」,我們計畫每個月辦理一場醫療與長照系列的講座,一年分成四季並設定四大主題,目前已辦理到第四季,主題是:在地實踐。
我們希望透過每場講座的累積,可以漸漸培養出關心在地醫療與長照的夥伴們,讓我們共同促成今年11月預計辦理的「2018在地醫療與長照論壇」,一起為在地醫療與長照政策發聲。 繼續閱讀 “2018在地醫療與長照系列講座|第四季:在地實踐【弱勢者的友善社會住宅:以伊甸大林社會住宅為例】"
10/13(六) 戰後初期台南市區的地下活動與「白色恐怖」
這場分享中,我將介紹戰後初期(1945~1950s)台南市區的地下黨活動與「白色恐怖」。我將以1950年代的「台南市工作委員會」與「學生工作委員會台南支部」等案件為主軸,介紹當時台南市區校園與社會環境的變化,說明共黨的地下組織如何從中興起?又如何於1950年代受到致命破壞?我將介紹當年穿梭台南市社會抗爭的於工匠、學生、年輕教師的故事,也將說明台南市區的那些地景曾是「白色恐怖」的重要舞台。
2018年初,從事勞工運動及貧窮議題研究多年的洪敬舒先生完成碩士論文《合作的艱難:勞動合作社的比較利益─以勞動者觀點出發》,「在研究所之前,我沒有接觸過合作社,也不知道身邊有『合作社』的存在。」直到碩班課程中談「組織比較」時,他發現「合作社」的概念在國外文獻中不停出現,但在台灣似乎消失了。 繼續閱讀 “合作的艱難:勞動合作社在台灣"
2018台灣國際人權影展的主題是「尋找我們的身世」,策畫放映多部與人權及歷史相關的影片,台南新芽也積極成為台南的合作團體,希望透過其中幾部影片的放映及討論能刺激在地公民對人權想像有更多種可能。
繼續閱讀 “台南新芽九月人權電影節X人權影展聚落串聯放映"